张达利:深圳设计行业的“拓荒者”

2018-07-13 10:35:00  发布:征集码头网

张达利,1960年生于西安,在兰州成长。198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1995年成立深圳张达利设计有限公司。曾先后出任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评委、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客座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多次组织策划极具专业影响的艺术展及艺术赛事。设计作品曾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金奖、银奖、铜奖、评委奖,“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优异奖,香港设计双年展铜奖、评委奖,日本富山海报展优异奖,波兰国际电脑设计艺术双年奖全场大奖,“深圳设计03展”金奖、评审奖、全场大奖等国内外各类100多奖项。此外涉足当代艺术、环境艺术、空间展示等,尤其酷爱当代绘画,创作了大量以汉字为元素,重解构汉字的实验性作品。现为深圳市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他是深圳设计行业的“拓荒者”、深圳“设计之都”发起人之一的张达利先生。自1988年来到深圳,他进入设计这个行业,已经近30年。

  ◎关于张达利

  张达利,生于西安,成长于兰州。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1988年来到深圳发展。1995年成立张达利设计有限公司,曾先后出任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评委、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客座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组织策划平面设计在中国「In China」展、五叶神反烟害海报设计大赛等。设计作品曾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金奖、银奖、铜奖、评委奖,等国内外各类100多奖项。

  ◎他是寻找隐喻风格的设计师

  初入设计行业,张达利刚开始把重点放在海报设计上。他想把自己从那繁琐束缚的流水线式商业设计中解脱出来,做一些任由神思飞骋,不受约束的设计。于是便有了《通向中国之路》、《人类》、《时间》、《We Meet…》等作品。

▲《人类》

  张达利并不追求繁复的图形效果,他的构图简单至极,他注重的是图形后面的东西,也就是图形的隐喻功能。这种风格,成为张达利早期最为成熟老练的风格,作品总是蕴藏一股含蓄的力量。

  他在尝试、摸索、自省、反思中不断创新自己的风格。他的设计之路也越走越宽,国内国外的奖项纷至沓来。作为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张达利还积极投入到深圳设计师协会的相关活动与展览中,将自己纳入到深圳文化的大容器中,以期对城市人文产生有效推进。

  ◎他的设计超越平面

▲世博会深圳馆

  在设计上,张达利不在局限于平面设计。自2008年起,他开始从平面设计更多转向城市空间与展示设计。2010年他对上海世博会案例馆的设计,利用数位的嬗位与递进,营造了一个通向未来的空间语境。2012年策展“从深圳出发-设计之都展”,以一种简约的风格,将看起来复杂的规划,清晰地呈现在市民眼前。

▲深圳规划展览厅

  除了城市公共空间,对半公共空间与个人生活空间的设计张达利也表达出更为肆意的想象与大胆的创新。例如他打造的集文化社交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联合体“新茗堂”,China Moreden的风格,既能感受到现代、迅捷、冰冷的都市风,又能感受到抽象、沉着、古朴的生命力。

  ◎他说设计师是变色龙

  从设计到艺术,从平面到空间,从符号到人本,从城市问题到社会问题,张达利的关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的思想步履从未停歇。他的身份多变,他的创作也模糊边界,他不停的蜕变自己,但他的指向不会变,那就是指向艺术和美学的追求,指向一个新鲜境界。

  这种外在的变,或许就像张达利所说的,设计师就像变色龙。因着情绪反映的视点,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上不停转换角色,随时“融入”角色中,又可以随时抽离而去,进行设计师的身份“革命”:不断蜕变自己。

  ▼

  这个城市的发展,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自身更是在寻求转变。但是,他发现,现在很多设计师面疲于奔命,这在设计这个周期缓慢的过程没有长远的眼光与平心静气的心态,在设计这条路上一点点的失去热情、信心、信念。他希望,作为设计行业的先行者,用他多走的一点路,积累的一些经验、感悟来向设计行业的朋友们做一个分享,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无限可能。


(作者:征集码头网)

推荐阅读

关注征集码头网微信

征集码头

征集论坛

威客码头

行先影赛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热点排行